2018年是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里,绿色矿山建设规范、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等一批最新政策的出炉,将会深刻影响未来粉体产业的发展。
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
2018年10月,自然资源部发布《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中国矿产资源报告》历来是瞭望中国矿产资源总体状况的窗口。此次发布的年度报告介绍了2017年以来中国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矿产调查评价等方面的新进展,矿产资源规划、矿产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矿业税费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新举措,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科技创新、地球科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新动态,以及“一带一路”国际地质矿产合作的新成果。将这些新进展、新动态、新成果综合起来,看到的是我国矿产资源保障力度逐步加大、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以及绿色发展与产业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石墨、稀土、钨等领域取消外资准入限制
2018年6月,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自2018年7月28日起施行。据介绍,2018年版负面清单,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清单由原来63条减至48条,共在22个领域推出开放措施。其中,在资源领域的开放措施包括:取消石墨勘查、开采的外资准入限制。取消稀土冶炼、分离限于合资、合作的限制,取消钨冶炼的外资准入限制。在去年6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中,采矿业曾重点取消了贵金属、锂矿等领域准入限制。除了资源方面的开放措施,还有汽车领域的相关开放措施:2018年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等。制造业及能源、资源领域的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无疑有助于国内相关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届时不仅有资本的引进,同时也会促进行业内的技术、管理及人才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自然资源部发布九大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2018年6月,自然资源部发布《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等9项行业标准的公告。这是目前全球发布的第一个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行业标准,标志着我国的绿色矿山建设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新阶段,将对我国矿业行业的绿色发展起到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此次发布的9项行业标准包括《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 0312-2018)、《化工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 0313-2018)、《冶金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 0319-2018)、《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Z/T 0320-2018)等,于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
非金属矿行业标准计划项目公示
2018年4月,工信部将申请立项的《精制高白膨润土》、《化妆品工业用精选高岭土》、《生态环境用凹凸棒石》、《蒙脱石》、《涂料和烟草用白云石粉》、《改性重晶石粉》、《填料用绢云母粉》、《电气石粉体自发极化性能检测方法》、《涂装材料用硅藻土》、《超细粉体立式辊磨机》、《水泥工业用组合式选粉机》等505项行业标准计划项目予以公示,公示时间:2018年4月27日-2018年5月28日。
修订版产业转移指导目录下的矿业布局
2018年11月,工信部对《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本)》(下称《指导目录》)进行公示。此次在《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基础上修订的《指导目录》既提出了全国区域工业发展总体导向,同时要求贯彻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协调东北和东、中、西部四大板块,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进差异化协同发展,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产业有序转移,构建和完善区域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分工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指导目录》按照东北、东部、中部、西部四大板块,分省份介绍了各地的工业发展导向、优先承接的发展产业以及需要优化调整的产业。其中,涉及各地矿业产业布局及调整的内容值得相关矿业企业关注。
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
2018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原材料工业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文件。具体行动目标为,到2020年内地原材料产品质量明显提高,部分中高端产品进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供给结构得到优化,原材料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方案还包括提升产业集群质量,要打造质量竞争型产业集群、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以及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动目标中特别指出了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石化化工行业、建材行业等,其中建材行业中提到工业玻璃、先进陶瓷、人工晶体材料、高性能无机纤维及其增强复合材料、石墨烯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矿物功能材料等。
国家统计局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2018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该分类规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9大领域。与“2012版本”进行比较,“2018版本”新增了196个行业,比如稀土磁性材料制造、结构陶瓷制造、矿物功能材料制造、高性能碳纤维及制品制造、3D打印用材料制造、化学药品与原料药制造等。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8年版)
2018年9月,工信部公示《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8年版)》。目录中的部分重点新材料有:新能源用高纯石墨、高纯石英砂、碳化硅陶瓷膜过滤材料、半导体装备用氧化铝陶瓷部件、高性能碳纤维、高性能稀土发光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石墨烯薄膜、3D打印用合金粉末等。
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2018年度)
12月,工信部、国防科工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2018年度)》的通知。该通知提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围绕先进材料、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环保、应急救援及公共安全等6个技术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征集遴选出150项“军转民”技术成果,汇编形成《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2018年度)》。其中包括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新型功能材料及功率器件、新型轻量化高强度铸造铝合金材料、高品质大尺寸碳化硅(SiC)单晶衬底材料、纳米孔二氧化硅气凝胶岩棉复合保温板、铜钢复合材料制造技术、电弧法碳纳米角、人工合成云母超大晶体、石墨烯新材料等高技术材料。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为重点,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狠抓秋冬季污染防治,统筹兼顾、系统谋划、精准施策,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该《行动计划》与针对环境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首个行动计划——即2013年提出的“大气十条”,是一脉相承的,是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新的三年行动部署和安排,既保持了工作连续性,充分借鉴和采取了过去行之有效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又增强了治污措施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多部门联合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2018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质检总局、能源局联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制定该《管理办法》是基于以下背景: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产销国,动力蓄电池产销量也逐年攀升,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迫在眉睫,社会高度关注。据行业专家从企业质保期限、电池循环寿命、车辆使用工况等方面综合测算,2018年后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将进入规模化退役,预计到2020年累计将超过20万吨(24.6GWh),如果按70%可用于梯次利用,大约有累计6万吨电池需要报废处理。动力蓄电池退役后,如果处置不当,随意丢弃,一方面会给社会带来环境影响和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也会造成资源浪费。《管理办法》具体包括总则、设计生产及回收责任、综合利用、监督管理、附则5部分,31条以及1个附录。
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
2018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智能光伏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光伏行业是基于半导体技术和新能源需求而兴起并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也是未来全球先进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其重要性随着国际绿色能源需求拓展而日益凸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光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有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一张崭新名片和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从产业基础来看,目前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市场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已具备向智能光伏迈进的坚实基础。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8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了《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广州考察期间特别指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该《行动计划》的目的是通过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END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